2010年12月28日

臺大人文的綠洲還是海市蜃「樓」?

2010 懶人報32期「當期專欄」

◎編輯 林家豪
◎記者 孫文駿、劉人碩、王三泰、王基瑋


談人文大樓建案

        當你踏進台大校門口,往左手邊一望,其中以前當做人類系、哲學系系館的兩棟「洞洞館」已夷為了平地,只剩下因被登錄為歷史建物而被保存下來的「農陳館」。整片土地旁邊圍起了施工用的綠牆,這坐落在台大正校門口的建地,在二零零六年六月,由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先生捐助五億四千萬新臺幣,準備用來補助長期空間嚴重不足的文學院,興建一座強調「人文精神」象徵的人文教學研究大樓。



        從眾多教授相互投書表達抗議,或是網路上集體連署背書抗議 「搶救臺大校門:支持一個有尊嚴有人文特色的的臺大校門口」,到近期臺大八十二年校慶當日多位師生在臺大校門口發聲抗議希望校方能讓建案延緩,重新規劃。究竟人文大樓是否如連署教授們所說的為臺大的「大怪獸」破壞臺大的校門意象?還是得以成了近五十年來文學院得以有機會擴增院內空間的希望曙光?如今人文大樓經過學校程序的審核,三年多來經歷多次刪減,現以面向新生南路高九層挑高到十層樓,另一側則以四到五層的樣式呈現,而預計在二零一一年七月開工,二零一三年八月完工的第六規劃案為主。

        本期懶人報以大篇幅專題報導方式呈現完整人文大樓籌劃過程中許多困難與掙扎,從量體規劃的介紹,建築設計規劃與臺大校門意象的拉扯,校園空間規劃的嚴重失衡。再加上人文大樓論壇第一線的採訪報導,最後整理文院及外院學生對於整個建案的關注與看法。

之一、量體的供需失衡
供給與需求的衝突

        建築師和校方討論量體的問題其實已經持續三年半多了。從一開始的八個方案到現在,其中還包含了曾被罵得很慘的23樓的計畫。過程中經歷了好幾次的公聽會,以及校規和校發的審查後,最後終於走到現在這個階段─5-5-9的建築模式,沒想到卻產生這麼大的風波。建築師感慨的說到:「也不是說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只是要提為什麼不早一點提呢?」然而回過頭來看,文院對於空間的需求就是這麼多,可是分到的土地卻只有這麼一點,似乎也只剩垂直發展這個選擇。不僅如此,建築師也強調所有需求都是文院那邊所開出來的,而基地有多少當然也是校方給定的。他們唯一的工作就只是分配這些空間,以及討論量體的高度和擺放,對於很多問題是無權干涉,而且也沒意願干涉的。總結來說,這問題就是一個供給與需求的衝突,而建築師並非站在供給或需求任何一方,他們只是在尋找一個最適的平衡點。


品質與實用的衝突

        除此之外,量體緊扣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內部的空間配置(表一)。主要有3x7的教師研究室以及一樓挑高與公共空間的設置比率(公設比)這兩大問題。關於第一個問題,建築師表示總共約20m的研究空間是文院所決定的,而且其實已經不算狹小。另外他們也找過教授們模擬研究室內各種可能的擺設狀況,結果是他們都已同意3x7這樣的分配。再者,這樣的配置是環環相扣的,即使只是把3m提升到3.2m都會使整體受到很大的影響。簡而言之,3x7的研究室已經獲得許可,而且要再更改會是一大工程。


        至於一開始提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則牽涉到了建築師和觀樹基金會的對於建築的期待,他們認為人文大樓不該只是做為文院用途,而是整個校園的資產,因此視之為公共建設。在這前提下,建築的品質跟實用性是同等重要,而品質反應在建築物上就是公設比。然而矛盾的是所有的使用者都希望自己的空間大一點,但如此就會壓縮到公共空間的品質。因此觀樹和建築師認為他們對公設比的堅持是在維護人文大樓的品質。所以才會有一樓的挑高設計,希望能用來處理都市與校園的調和,做為一個類似門廳的角色。同理,咖啡店和書店雖在建築分類上非屬公共空間,但也是在同樣的理念下所規劃出來的。在品質與實用的衝突下,到底誰說的才算有理呢?或許兩個量體的大問題都是一種多面向與相對性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與答案。


人文大樓系所分配空間表

系所        平方公尺

外文系          2640
哲學系          1300
人類系          1165
日文系            820
臺文所            630
語言所            550


之二、人文精神與校門意象的衝突


掙扎與兩難

        當初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先生決定捐增五億四千萬為文學院增建大樓的時候,非常強調建築物「人文精神」的彰顯。在觀樹基金會的把關之下,簡建築師融合現代主義規劃建物外觀,經過多次修改,最後定案的5-5-9建築造型卻仍被校園多位師生質疑如此建設是否會破壞到校園的天際線?並在臺大校門口造成景觀的違和感。彼此意見分歧造成師生、校方以及建築師三方難以達成共識,導致工程延宕,遲遲尚未開工。

        要如何讓建築物與人文精神有所鍵結?又如何在不破壞校園天際線並與臺大傳統建物達到和諧共存的情況下塞進適當量體的建物?此為人文大樓規劃上最為困難的問題。

美學上的辯證

        怎樣的大樓外觀才是符合美學?怎樣的風格才是具備「人文精神?」、才能代表時代的「人文性?」建築師說到這些都是他們渴望與大家討論的議題,而且他們也認為這方面的問題遠比量體更重要,更需要各方面的協調與整合,並非大家投個票就能決定了。除此之外,他們也提到了反對網站上的建築模擬圖。那張圖除了非由建築師所繪外,也不代表人文大樓外貌的確定版本。建築師甚至很肯定的說一定會再修正,連他們都無法確定到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然而這就是一個美學上的辯證過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藍圖。


之三、讓我們回到根本
散落四方的文學院

       「文學院已經好幾十年沒有增建新的建物了。」外文系張小虹教授語重心長地說著,一邊望向文學院。文學院的學生是學校的流浪學生,上課的教室四散在共同、普通、新生等大樓當中,像是居無定所的流浪者,然而五點下課之後,文院的學生也沒有一個很好的空間能夠給學生活動與自習。文學院內的閱覽室到五點半就會關閉。更可憐的是,文學院教授的研究室常常是多人共用一間三到六坪的研究室,然而文院最大的資產便是眾多的書籍,師生做研究所需要用到的大量書籍在研究室沒有地方可以擺放,推疊在書桌上牆角邊,造成空間更為狹隘,研究更加不便。學生找老師也沒有一個適當的空間可以討論。並且教授的研究室散落在學校四處,國青、舊總圖,以及還有現在搬遷到水源校區的人哲兩系。

請給人文一個承諾


        從上述討論可以知道,文學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空間不足」以及「院系分散」這使得文院內部難以整合,教授間少有交流互動。當初要拿來當作文院「第二基地」的舊地理系館,已經被校方拿去蓋「新的教學大樓」(即為普通教室後方),這迫使得本來分成兩個空間量體的建物要壓縮合為一,導致現在人文大樓如果蓋得過低會導致空間不足,蓋得太大太高又會導致校園空間的破壞。

        從張小虹教授的口中得知,現在連署抗議的目標是要向學校施壓要求他們釋放「第二基地」來分攤量體的需求,就可以要求建築師重畫設計圖,把量體壓低。此外,當人文大樓建設完成,文學院必須釋放出國青與舊總圖的空間,所以經過估算,這一棟建物對於文院內部空間的幫助仍還是不夠的。

        他們呼籲學校要給文學院一個承諾,所有文院的師生並不是反對蓋人文大樓,而是應該要經過妥善的規劃,建築物一蓋就拆不了,張小虹教授呼籲文學院上層應該以學院的長期規劃來看,人文大樓只是「第一階段的紓困」,究竟文學院的下一個未來在哪裡?我們仍應妥善地思考。

迫切的困境

        人文大樓至今跑了多年的程序,卻仍遲遲未動工。作為人哲系館的洞洞館卻先行被拆除,導致人哲系要先大舉搬遷至水源校區。但近期,水源的人哲系館被發現有多處水泥崩落,整棟系館處在相當的危險當中,就學校的立場,學校不能將師生至於危險的環境之下,因此人文大樓就出現了迫切性。

        人文大樓目前規劃是人哲學系跟臺文所會優先搬遷進館內。其餘再由當初的規劃分配。

其實我們仍受限制

        儘管人文大樓的興建有助於各系空間的些許紓緩,但其實根據空間規劃表來看,所有的空間都是「剛剛好」,教師的研究室數量,所以其實各系所是被限制著了成長的空間,無法新聘新的老師,若是要成長是否又要回到一間眾人分食之的情形?

基地本身的缺陷

        位於新生南大馬路旁和校門口的這塊洞洞館基地,本身就不適合作為一個良好的建築基地,第一位於校門口無法有所作為,第二位於新生南路旁有眾多的煙塵影響在內活動的人的健康,以及日曬、噪音的問題。


造價過高

        現今人文大樓總造價預估九億七千萬新台幣,然而五億四千萬的捐贈還有校務基金兩億七千萬的補助加上文院自籌的一千萬,如此一來建案的金費缺口仍有一億五千萬新台幣,若不降低建築費用,或是增高捐助金,那麼文學院將要負擔起鉅額的債務,再加上建物往後的保養修繕成本,文院的金錢缺口將會如破洞般越破越大。


繁複卻無效的流程

        採訪的過程中,建築師和觀樹基金會多少都對學校程序低落的效率有所抱怨。如同量體那部份所說的,這三年半的過程中有好幾次的公聽會,然而除了每次的開會品質都不太好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主要的原因是不多人知道這個資訊,而且就算知道了,開會的時間卻常常是在上課時間甚至是寒暑假。當然時間安排可能真的有它的難處,不過如此是否也代表校方對於學生參與的態度有些消極?

        再來就是,公聽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各方沒有一個整合的想法在會上提出,導致場面混亂而沒有達到該有的成效。建築師說有時候甚至沒有一個回答問題的時間。種種凌亂而失敗的溝通使得許多人沒有在決策程序內適當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或是得到應有的答覆,因而走上了體制外的抗爭,也造成今天事情愈鬧愈大。但到底怎樣的機制才算適當呢?或許關鍵在於校方能否適時且適當的調合,否則難保下一個案子不會又陷入一樣的挫敗當中。



之四、人文大樓設計論壇過程實錄

        我們在此收錄了臺大城鄉所所舉辦的人文大樓設計論壇過程的重點整理。在此之前以有多場關於人文大樓議題的論壇,之後也會繼續地舉辦,希望對於此議題正關心或是想要表達意見的全大人能夠多加參與。

        對於近日爭議不斷的人文大樓興建案,城鄉所於11月22日舉辦了關於人文大樓設計的論壇,會中城鄉所夏鑄九教授首先提出人文大樓沒有理想的建築企劃書,而且有量體和設計風格上的問題,希望能夠藉此集思廣益。


        然而論壇中卻不見負責人文大樓設計的竹間建築師事務所方派人出席,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執行長,文院柯慶明教授表示建築師方會於11月25日參加由院方主辦的公聽會,柯同時也表示現今建築師的設計圖並非成品,細部規劃仍會修改。

        環工所於幼華教授表示,若欲興建人文大樓,早應建在現今新總圖的位置,而非擠在當今校門的位置,就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來根本是「校園殺手」。

        城鄉所博士班學生吳金鏞則認為依現今人文大樓的設計,公共空間雖高達45%,卻因下挖示採光井等設計而「無法和使用者對話」,無法真正讓大眾使用,也認為人文大樓的風格和椰林大道的建築間設計上沒有連續性存在,此外更因大量使用非必需的剪力牆,而造成了安全上之疑慮。

        學生會校空會代表則表示就使用者來看,人文大樓的設計會導致有西曬以及大量粉塵的困擾,而且玻璃帷幕的設計十分不環保,單位面積耗能量約為舊文學院的十倍。

        校規會康旻杰認為現行體制對學生之參與權不公平,應讓學生在議事的「上游」就投入討論,也就整體環境和台大的建築結構質疑現今設計不良,而同樣身處校規會的張聖琳教授也提出當校規會拿到正式資料時,早就大局已訂,且校規會被定位為諮詢單位,無足夠實權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城鄉所黃麗玲教授則表示希望文學院能夠得到合理的資源,並希望人文大樓議案能夠在各方理性溝通下達成協議。

        面對各種質疑,柯慶明表示早有舉辦公聽會並且送校規會審議,絕對不是刻意排除學生,且文院30年來未蓋任何新的建築,20年前排在第五順位,同樣位於校門口的大樓至今遲未完成,而當時為第十四順位的管院卻早已興建完畢,文學院空間嚴重不足問題早已存在,希望此問題能夠被解決。

        外文系張小虹教授則表示現今文學院狀況可用「啞巴吃黃連」和「欲速則不達」表示,此種窘態文學院葉國良院長和中文系柯慶明教授應該擔起最大責任,並指出葉院長未經文學院公開會議,私自將原地理系館捐贈予校方,使得在農陳館被列為歷史建築後,文學院只得將所有量體集中於另兩座洞洞館的基地上,因而造成今日的爭議。

        此外,張小虹也提到人文大樓並沒有學生自己的空間,更質疑葉未向校方積極爭取權益,卻以「他院別再打壓文學院」挑起紛爭企圖轉移焦點。

        面對行政程序不民主的指控,校規會廖咸興則反擊表示,以他現今所在的位置看來,今日的紛爭並非不民主,而是平日師生的冷漠所導致,之前校方早有多次舉辦公聽會,反對方未適時表達意見,以至今日風波不斷。

        對於尋找第二基地的可能性,總務長鄭富書則表示,由於校內建築目前呈現飽和狀態,故暫時無法辦到,若要淘汰舊建築則至少要等待五年至十年。將來會成立委員會處理,二十五日會另外舉行一場公聽會。

之五、關於人文大樓,我想說的是……

一.我認為有關將人文大樓的大小縮減而把資源用到別的地方,是不太理想的提案。畢竟文學院各系沒有系所所帶來的空間缺乏問題,已經嚴重到會影響系上凝聚力的程 度。以中文系為例,因缺乏共同空間,使相處機會極少,各級之間如散沙一盤。(李姓同學)

二.但程序正義不是惟一的正義,不能接受此案在決議過程中「程序性」地忽略使用者意見,而新建案對歷史記憶及人文關懷的漠視亦令人慨嘆這個建案到底是哪裡展現了人文學院的人文精神?(璩姓校友)

三.雖然說校內程序都跑完了,但是到底是程序重要?還是「人」比較重要?程序是人制定的,希望主事者再三考慮台大師生的觀感以及對整體校門印象的影響,重新規畫設計,不要一意孤行。(劉姓同學)


之六、 為臺大標定一個新人文座標

建築是與記憶的鏈結

        一棟建築物可以良善保存長達百年,所有的建築都承載了一大段漫長的歷史。但任何事物都會有衰敗的一天,我們不能因為自我記憶的膨脹或是留戀而阻斷了新生與改造。我們拆除了洞洞館(歷史)而將改建成新人文大樓(新生),我們都很期待他能夠為臺大立下新的人文里程碑,也為長期處於弱勢的文學一個得以生長的空間。

在沙漠中標定人文與文院的方位

        在十一月二十五的人文論壇上,葉國良月院長用在沙漠中行走打了一個譬喻用來比喻當今人文大樓的現況:「我們好比在沙漠中行旅行,饑寒受凍,終於早到一口水井,好不容易得救,可是此時有人跑出來跟你說前方會有一個肥美的綠洲。」究竟走到最後,我們擁有的會是人文的綠洲?還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樓?這一次,文學院的所有人都不希望放棄這個機會為自己的家盡一份心力,只是現在眾人各有各的立場難以達成共識。我們期待著未來能夠再繼續經過多方的協商,慢慢地達成統一的想法,讓人文大樓早點開工落成,讓流離失所的文院師生能夠擁有新的家。讓文學院的師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之下,張揚屬於我們臺大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單靠建築物來彰顯。

        此期專欄礙於篇幅的限制,無法完整地觸及所有角度,我們只是希望能夠讓全校師生都能注意到這個議題,他不僅是文學院內部的問題,而是整個學校長久下來累積出的種種弊病。下一期懶人報將延續人文大樓議題,為你揭露人哲學系現今在水源校區的窘況與危機,以及探討校園土地規劃不均的問題。將人文大樓議題做更完整的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